close


有雷,而且沒看到結局,應當有許多猜測是失準的,粗疏之處還望多加見諒。算是一篇簡單的讀後心得。


阿里布達年代記是本有趣的書。是的,這是本傷害善良風氣的情色小說,不過很遺憾地,我不大能理解偉大的所謂善良風氣是為什麼神聖而不能絲毫侵犯,我猜想,大概是如同中古世紀的教會霸權,或是古中國的專制皇帝一樣了不起吧。


總之,應當是阿里布達對於情色過程的大量描寫,以及虐待、強姦、亂交、同性戀、亂倫等等的情節,冒犯了許多人難以理解的道德界線,因而許多人認為這本書應當被譴責。


不過我認為,阿里布達存在的價值與成功之處,正在於這種對道德的冒犯。會讓人引起羞恥感的猥褻物品很多,但我認為,阿里布達很成功地呈現了一個姿態、一個世界和一種視野──一個犬儒式嘲弄一切道德準則的姿態,一個道德無法容身的欲望世界,一種擺脫所有準繩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德體悟。


這裡可以和英雄志做個對比,英雄志是將數個嚴謹剛健的道德理論,放置到殘酷的世界衝撞,激發出巨大的火光;而阿里布達是將無數脆弱的道德教條,丟擲到荒謬的世界,加以嘲弄,誕生出虛無的茫然。


道德是一個善惡的信仰問題。於是,我們首先注意到的,是約翰法雷爾予人的第一印象,除了對於女性的傷害外,還有極度的自私,無恥,毫無義氣。那麼,罪該萬死的約翰,邪惡嗎?不道德嗎?


從很多標準來看,似乎是的。


然而,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看到阿里布達用有趣的兩極扭轉手法,對每一樣看似理所當然當然的事物與觀念乃至人物,不斷地進行消解。


在世界觀經過了RPG式的陣營轉換,道德觀念體驗了極端的交錯辯證,人物前後都經歷了徹底的的轉換揭露後,讓我們逐步發現,在這個世界裡,其實約翰似乎還不怎麼壞。或說,我們對於是非善惡的堅持,慢慢地鬆動了。


他迷姦了許多女性,但南蠻篇讓我們知道,約翰在女性面前,還算得上某種程度的紳士。被他迷姦除了受辱外,比起被獸人狂姦致死,似乎比較沒有那麼悲慘。


他毫無顧忌地殺了許多不該死的人,但東海篇讓我們知道,約翰對於殺人這件事情,至少沒有狂熱的愛好,大抵上是出於一種實際利益的考量──也就是說,比起冷酷的戰爭統帥,約翰願意饒恕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結果到最後,我們漸漸發現,原來整個世界,都是沒有道理的世界,而在這個荒謬的世界中堅持正義,結果往往都十分可笑──不成功,也不能成仁,只能入魔或是成為笑柄。對於道德觀念兩極化的辯證,伴隨著人物形象兩極化的揭露,除了否定了一開始書中人物既定的道德觀念,同時也衝擊了我們對於道德的立場。


我們更發現,追究到最後,惡的來源,居然是對善的堅持。茅延安、羽虹、冷翎蘭、天河雪瓊、夏綠蒂……等諸多曾經發過正義春的人物,墮落衰敗的速度,遠比一般人還快,而反彈的破壞,也比對正義興趣不大的小人來得恐怖太多了。


而除此之外,書中也少有純然正面的人物,看似光彩照人的角色,內心大多數都有缺陷,或多或少也觸犯過許多道德的禁忌──如冷月櫻的戀童、李華梅的偏激等。唯一的例外,我認為是阿雪。

在這裡,善與惡呈現了一種有趣而矛盾的共生關係。因為堅持善,所以墮落為惡,因為不屑善,反能保有真我。相較於這些發正義春的人物,我認為書中比較有人性光彩的角色,反倒是一些率直的角色,像是白瀾熊、加藤鷹,或是萬獸武尊。


那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約翰邪惡嗎?


我不知道,但至少我知道,約翰自始至終,都是個對自己誠實的人。他沒有用空洞的口號蒙蔽自己,也沒有逃避自己的負面情感與欲望,他只是對於不同的環境,做出很單純的反應。


所以,在源堂的環境成長,約翰自然成為一個對道德、善惡絕望乃至冷漠的絕對自私的人。在這樣的世界中被教育長大,而更被剝奪唯一寶貴的成長回憶與重視的人,沒有信仰與依託的約翰若不將追求肉慾的動物性滿足視為世界的唯一真實,而對於任何道德價值都採取虛無的嘲弄態度,反倒是虛偽的。


但其實,在否定了許多人物抱持的道德價值後,阿里書中其實對於善良真誠的追求,並不是沒有給予肯定。在書中最正面的角色──阿雪身上,我就看到偉大的光彩。阿里消解的其實是出於扭曲或恐懼心理的正義,以及將「我的正義」視為「絕對的正義」的所謂衛道人士。


我相信作為一個沒有觸犯太多刑法的作者,其實很難徹底揚棄對於善良的追求。在我看來,阿里一書中經歷的是跌宕反覆,對於半弔子正義的滌淨,所保存下來的,發自內心深處,真誠無私的正義之肯定。


正義最終往往以徹底的犧牲為代價,但我們很清楚的知道,沒有人有資格拿石頭丟別人。雖然夏綠蒂、霓虹姊妹被反彈的石頭撞得鼻青臉腫,但大致上,耶穌基督的箴言還是正確的。


而最有趣的是,對於道德絕望乃至冷漠的約翰法雷爾,抱著棒打天下的物化女性目標,開啟他壯闊的旅程,途中不停地變態調教一個個貞節聖女──到最後,居然是一個尋愛之旅,約翰才是真正被純純的愛調教,調教成一個越來越心軟,越來越善良的人。約翰仍舊是個誠實的人,但漸漸地,他的人生,必須負擔與豐富了越來越多人的人生,他有了愛。為了愛,他可以越來越不自私,甚至可以為了在乎的人,承擔越來越多的痛苦。他的誠實沒有變,但他也越來越做不到:一開始對一切寶貴事物,如人與人真誠的互動,信任,與愛情等等老掉牙事物的蠻不在乎。


前面提過的兩極扭轉,發生在約翰身上時,居然也是這麼的渾然天成,這麼的真實,也讓我不禁佩服作者的才能。


做到了這點,身為飽受批評的情色文學,我認為這個價值的兩極扭轉,也應當可以體現應用在小說的自身上。那就是──被抨擊為違反道德的阿里布達年代記本身,在我看來,是符合小說的道德的。


什麼是小說的道德呢?米蘭昆德拉說:「認識,是小說唯一的道德。如果小說沒有發掘出至今不為人所知的事物,那就是不道德的。」


正如荒謬的世界讓約翰領略什麼是真愛一樣,阿里布達年代記對於虛偽的道德給予嘲諷,對於真誠的道德給予肯定,也讓我們對於道德有了重新的體悟與激盪。


許多至高無上、不可褻瀆的偉大事物,如今都被隕落到世俗的泥塵下,而衝撞了了昔日的王權、神權之後形成的現代世界,日漸上演著無數不道德的罪行如放貸與逐利、甚至主張自己的政治權力後,我們似乎過得更好、更快樂了。


那有什麼理由,可以讓我們堅定地認為,對情色文學,甚至亂倫的敵視反抗,是放諸四海皆準、不可顛撲的絕對道德準繩呢?


我質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ghtl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