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20世紀少年是部爛尾之作。抱持此論者當然有十足充份的理由,如此一部龐雜的漫畫,牽扯了太多太遠的元素,設定了太離奇混亂的謎題,雷霆萬鈞的劇力最後消散在無盡的追尋當中,可惜了一部好作品。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尤其是在結尾疲乏的高潮轟炸之後,在大量的期待落空,懸疑過頭,熱血凝結之後。浦澤直樹神乎其技的驚悚氣氛掌握讓讀者對這部漫畫的期待心底拉到頂點,但結尾卻是一個令人傻眼的道歉。
其實我自己也覺得,這個結尾著實說不上精彩,再對比到氣勢萬鈞的開頭更是讓人唏噓惆悵。
但是我認為,作為一個異常博學的漫畫家,浦澤直樹在許多的設計與結構上,刻意做了精巧的呼應。我認為這是一次勇敢的冒險,一個偉大的顛覆與致敬。底下列出的是我自己對許多情節的解讀,浦澤直樹的漫畫都有重要的子題,20世紀少年反覆強調的重要主題諸如集體主義與搖滾精神,放到更廣博的脈絡下解讀也許會更多啟發。
而更重要的主題是成長。我認為20世紀少年是一個成長故事。不是熱血故事、不是懸疑故事,不是科幻故事,也不是詮釋搖滾的故事,而是一場內心的追尋,一個道德的辯證,講述少年如何成為大人的故事。
一、故事的主題是成長
故事的核心跟主題在於賢知一派如何成為大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都有所失落,有所成熟,獨立梳理每個人的故事可以找到個人核心的成長價值。舉例來說,賢知是逃避,所以賢知一直都是一個失敗者,他逃避出社會、逃避決戰,在世界真正陷入危機的時候,賢知總是缺席,而最後最後賢知完成的救贖就是認錯,不再逃避。朋友為什麼一直都找不到?甚至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因為朋友是所有不成熟的人的對立面,呼應著他們的軟弱與渴望。不是擊敗魔王,世界就會得救,因為魔在心中。
而義常沒有自信,他的救贖就是肯定自己的價值,肯定自己是那個永遠堅持到最後、最努力的隊長。阿區的救贖在於承認他的驕傲,阿區是賢知一派最優秀聰明有力的人,可是他的優秀導致他的驕傲,因為驕傲,他失去了他的兒子,也因為驕傲,他最後離開了那群一起蓋秘密基地的朋友。像阿區這種領袖應該是要回應大家的期待的,可是他最先離開,秘密基地如是,搖滾樂也如是,阿區走在前面卻不肯回頭看後面,而最後離群的阿區總算回到那個有同伴的秘密基地,拯救了基地。每個人都有內在的課題要完成,這就是20世紀少年的主旨。
二、真正的戰場在內心
會篤定的說20世紀少年的主題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故事的主戰場不在其他地方,而在朋友樂園。朋友樂園是什麼?表面上是朋友的童年回憶,可是要是仔細讀來,會發現這根本是錯誤且充滿矛盾的設定。要是朋友樂園僅僅是朋友一人的童年回憶,那為什麼會有所有人的完整人格?朋友為什麼內心有神仙、或是姊姊這些似乎跟他接觸甚少的人?甚至連義常自己都早已遺忘的童年都能在朋友的內心完整呈現?為什麼每個人都可以在朋友樂園找到過去的自己,甚至那麼認真的對待這個僅僅是虛擬的世界?朋友樂園是所有人的內心世界,或者是說,是那個浦澤直樹本人所深深懷念的80年代?朋友不是一個具體的人,也不是邪惡的話身,而是每個少年不成熟的投射,而他們要是能戰勝內心那個幼稚的自己,就可以成為成熟的大人。小孩子不會因為大人說停手就停手,而要自己發現錯誤,才會不知不覺的長大。朋友是賢知一派的集體投射,所以朋友樂園擁有賢知等人的完整人格,因為朋友樂園就是他們的內心。這也是為什麼賢知最後的戰場在此。那是他不願面對的自己,不願認錯不斷逃避的,因為賢知不認錯,所以他沒辦法長大,所以遊戲沒辦法結束,那場惡夢般的,他所夢寐以求的拯救世界的遊戲不會醒來。
三、不成熟的少年、成熟的大人,與不成熟的大人
惡夢的開始起於童年的狂想。小孩子有想像力,所以創造一個可怕的未來,可是這群小鬼還是沒有長大,或是說,賢知一派都是曾被社會否定的人,每一個人都是長不大的孩子,都還抱著荒誕的夢想,這些不成熟的少年開啟了惡夢的窗口,但是他們沒有冷漠的長大,他們還是倔強的叛逆,不肯歸化。就算在街頭唱著無人聞問的歌、就算背著孩子在國王便利商店賣酒,這群人還是不肯長大,還是堅持叛逆,還是Rock'n' Roll。所以所有的世俗意義上的大人都接受了這個世界,賢知一派他們堅持做夢,搶回他們的標誌。
小孩有想像力,所以賢知具有想像力可以面對極權叛逆,發揚他的搖滾精神,推倒朋友的牆,可是小孩子是沒有責任感的,最後成長的終結必須回歸到賢知對於自己負責。而叛逆與搖滾可以顛覆,可是不能創造。不安分的人推倒了Woodstock的牆,可是像賢知說的,這個世界要決勝負,還是要錢,要不是背後有龐大的利益,也不會有那麼多大牌來到woodstock,推倒牆之後,還要跟真正的世界決勝負,這時候就不是少年能做到的了。
而不成熟的大人、跟世界妥協放棄夢想的所謂大人失去了想像力,被謊言、權威與『牆』所束縛。朋友統治世界以後做了什麼?他築起一道道的牆為人的內心做了想像的侷限。那是極權主義之牆,是失去夢想、放棄自我的盲目群眾所築起的牆,牆的裡面只有過去、沒有未來,牆裡面的進步是想像的、浮誇的『世界的進步與調和』,世界在原地踏步。這確確實實的就是柏林圍牆,以及所有極權主義用來欺騙人民的牆。也是資本主義的金錢之牆,也是這現實世界讓人冷漠疏離的形式之牆。牆怎麼推倒的?內心的侷限不能用暴力破壞,而謊言的堆砌也不需要用邏輯破除,賢知讓建立起這道牆的形式『無意義化』,用一千個謊言破除一個謊言,用無謂推倒無謂。
四、朋友是誰?
為什麼說朋友不是一個具體的對象?誠然作為懸疑故事的謎底朋友的真面目是賢知一派在現實中上窮碧落下黃泉在過去中茫茫追尋苦苦招手的幽魂,但隨著一層層的謎團逐漸解開,我們看到朋友的真面目是誰?福平?勝保?複製人?殺了一個朋友,還有千千萬萬個朋友。謎底的最後浦澤從內部消解了這個推理故事的懸疑性,而朋友其實是一個面目難知的幻影、一個幽魂。
所以我說,朋友不是一個具體的對象,因為有千千萬萬個朋友;所以我說,朋友不是一個真實的人物,因為朋友是由福平、勝保,甚至山根與萬丈目胤舟逐步建構出血肉的一個怪物。所以我說,朋友是所有人的投影,負面的對立面,他是20世紀少年們的「業」。
你期待什麼,朋友就是什麼。賢知期待成為英雄,所以朋友是大魔王。這是故事的開始。除此之外,我們抽絲剝繭的看朋友是如何誕生的呢?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因著自我的慾望在朋友這幅巨大的畫像上添一筆。驕傲的阿區為了逞英雄偷了山根等人的點子,聰明的山根為了受到肯定貢獻才智在無數邪惡的科學之中,搭起秘密基地的小鬼們排擠了這個渴望被認同的少年、落魄業務員萬丈目、神仙等人都在朋友成長始終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朋友的本質是虛無的謊言,是為了完成自己慾望而讓自己盲目的謊言。每個人漸漸的無視真實自我欺騙了自己,你,就會成為朋友。
所以一個簡單的謊言,就像哈梅林的笛子一樣,讓千千萬萬的人走進死亡的水域。
『賢知,來玩嘛』
少年渴望成為英雄,但他沒辦法成為英雄,只是一個在雜草間看色情海報的死小鬼,而朋友幫他完成了這個夢想。
少年渴望成為巨星,但他只能在便利商店整理貨架,朋友以整個世界為祭品,讓他站上了史上最大的舞台。
放棄自我探索與認錯,用謊言欺騙自己的群眾終究會創造出無數個希特勒與毛澤東。謊言會自我繁殖,荒謬的歷史不是偶然,而是脆弱人性導致的必然。朋友友無數個,跟謊言一樣。
殺了一個朋友,還有千千萬萬個朋友。
朋友不是有形的敵人,不是可以擊敗的敵人。這就是為什麼訴諸暴力的冰之女王註定失敗。
五、20世紀少年是什麼漫畫?
20世紀少年包含、沿用了大量的公式與元素,但是沿用之後浦澤再加以顛覆,所以我說這部漫畫是一個致敬與顛覆的作品。20世紀少年是搖滾樂的漫畫,但又超越了搖滾樂的內涵,搖滾帶來反叛,可是反叛不是救贖而只是過渡,所以唱著BOB LENNON的賢知再現了史上最大演唱會,可是救世主不願上台,因為耽溺於英雄主義的群眾只會再一次膜拜新的神祇,讓新的朋友出現。賢知鍾愛搖滾,可是他有新的詮釋,『我相信我就算不吸毒,也可以成為偉大的搖滾歌手』,反叛終究不能否定現實,可是可以成就奇蹟的時刻,讓想像越界推倒現實之牆。
而20世紀少年也是一個熱血的少年漫畫,可是他又超越了少年漫畫的公式。賢知拯救世界,但是那個吶喊著『站起來啊!阿丈』的吉他中年真的刀槍不入了嗎?當然沒有,他一樣脆弱。他爬上巨大機器人那刻,那個血腥的除夕夜,真的打倒了朋友嗎?沒有,他們失敗,生死不知,被歷史否定,被群眾遺棄。而最後迥異於少年漫畫的熱血,主角演了一場難堪的認錯戲。『我就是大魔王』,英雄賢知不斷這樣告解,因為20世紀少年從少年漫畫出發,但浦澤否定了少年漫畫濫用的英雄主義,給予新的思考。
而20世紀少年作為一個懸疑漫畫、科幻漫畫也是從內部加以解構的。所謂的解迷根本最後就在玩弄讀者與自我否定中結束。大魔王誕生於主角童年的逃避,朋友的面罩根本沒有真正揭開,而更可笑的,整個推理的結局早就被發現了,那個不起眼的配角阿長老爹老早老早就把所有不可能解開的謎團解開了。謎底根本就不重要,隨時都可以再捏造與惡搞,不要滿足於表面的答案。而科幻的設定也是一個鬧劇,這個故事中有哪個設定是當真的科幻構想?巨大機器人?那是粗劣的氣球、病毒攻擊?那是伊波拉的翻版。神乃的超能力跟神仙的預言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甚至沒有劇情上的必要。朋友樂園?那是個矛盾的設定,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的科幻內涵。所有的設定背後都只是老套的沿用,看似科幻卻非常不科幻。
20世紀少年成功運用了多種的要素,但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浦澤都逐步的否定、解構了這些要素而開拓出嶄新的視野,在突破這些公式的窠臼之後,浦澤將故事回歸到最永恆的主題:人性。原來20世紀少年是一個最古典的道德劇。
六、為什麼要長大?
成為一個成熟的人本身就是目的,所以故事的終結,保齡球、搖滾樂都沒有真正風行,因為那不是救贖與目的。成長本身不能得到任何獎賞,再深沈的內心追尋永遠也只能追尋到自我,那是不屬於任何人的獨立思考。誠懇的面對生命可能會走的更崎嶇,但是勇於思考的人永遠可以突破謊言的牆,在極權主義下保有自我與尊嚴。記得刺激1995的莫札特嗎?世界上有一種絕美是牆關不住的,那存在於我們的內心。
面對20世紀最深沈悲痛的歷史,愚昧的牆的歷史,浦澤做了這樣的詮釋與嘗試解答。也許不盡成功,但已經為日本漫畫這個媒介注入了更深刻的視野。
七、第二主角是誰?
賢知隕落,故事的線接續到神乃的手上。神乃承襲了賢知的熱血衣缽,她聽著賢知那被歷史背棄的搖滾樂,企圖拯救世界。
如果故事就這樣繼續下去,大概這就是讀者的期望吧。
但浦澤筆下的神乃,給了我們怎樣的未來?阿區回來之後口口聲聲的說著『神乃是我們最後的希望』可是神乃後來做了什麼事?帶來什麼希望呢?沒有,完全沒有。自我毀滅式的起義拯救不了多少人,甚至比義常做的還少,而尋找疫苗、舉辦第二次的伍茲塔克都不了了之,賢知回來之後對神乃一點都不熱衷,也沒有出席偉大的救世演唱會。
為什麼?為什麼『神之子』、賢知衣缽的繼承者、天賦異稟的超能力少女神乃最後卻給了她一個落差如此之大的結局?
因為那同樣是對傳統的顛覆。救世主神乃站在極權的對立面以暴力對抗暴力,但救世主不是救贖,因為真正要從極權主義中得到救贖必須成為成熟有想像力與勇氣的大人,不隨波逐流,則歷史不會重現,神乃若勝利只是重複一次朋友的出現,所以神乃是朋友的女兒。她的超能力與超凡的領袖氣質所帶來的勝利只會產生下一個朋友。因為朋友成功的基礎是不成熟、缺乏想像力、盲從英雄的人,神乃用英雄擊垮英雄並不是解答,所以最後賢知不唱歌了,因為牆已經推倒,接下來要做的不是再現英雄與拯救世界,而是蛻變成熟,這才是真正的救贖,成熟負責而得到的自由。
八、什麼是20世紀少年?
Oow
Friends say it's fine, friends say it's good
Ev'rybody says it's just like rock'n'roll
I move like a cat, charge like a ram
Sting like a bee, babe I wanna be your man
Well it's plain to see you were meant for me, yeah
I'm your boy, your 20th century toy
Friends say it's fine, my friends say it's good
Ev'rybody says it's just like rock'n'roll
Fly like a plane, drive like a car
Ball like a hen, babe I wanna be your man - oh
Well it's plain to see you were meant for me, yeah
I'm your toy, your 20th century boy
20th century toy, I wanna be your boy
20th century toy, I wanna be your boy
20th century toy, I wanna be your boy
20th century toy, I wanna be your boy
Friends say it's fine, friends say it's good
Ev'rybody says it's just like rock'n'roll
Move like a cat, charge like a ram
Sting like I feel, babe I wanna be your man
Well it's plain to see you were meant for me, yeah
I'm your toy, your 20th century boy
20th century toy, I wanna be your boy
20th century toy, I wanna be your boy
20th century toy, I wanna be your toy
20th century boy, I wanna be your toy
這就是20世紀少年,一個追求朋友認同,在自我認同中迷惘的少年。
一個憧憬搖滾而渴望成為大人的少年。
但少年不可能永遠是少年。所以20世紀走到21世紀,少年否定了過去的自己,找到了具有全新內涵的自我,獲得滌清罪惡的新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