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薰的新作《3.5強迫升級》不但是他迄今最好、最成熟、最犀利、也最具洞見的代表作,更是十年來台灣在科學的設定上最詳盡、精彩的科幻小說。
先解釋一下書名,《3.5強迫升級》指的是直徑3.5公分的傳送環,因為這個傳送環的出現,所以這個世界發生了劇烈而且無法回頭的改變。
在我印象中,上一次看到台灣科幻小說家寫出這麼優秀的作品,將科幻小說的知性魅力與本土關懷、當代視野與警世意味如此成功結合,可能要追溯到1987年葉言都的《海天龍戰》,甚至是張系國一系列的偉大作品了。而《3.5強迫升級》無愧於諸多大師的珠玉在前,以關心當代社會的青年視角、深耕科幻多年的原創作家的深厚功底、科學本科出身的詳實訓練、多年在科普、科幻、科學研究、教育、科學保育、傳媒等單位工作的廣博視野,以及台灣作者的自覺,成為了作家伍薰獨一無二,擲地有聲的代表作。
當我們閱讀科幻時,我們到底在閱讀什麼?除了是浩瀚宇宙、星辰大海,除了外星入侵、未來帝國,其實更重要的可能是凝視我們當下所在的這塊土地,這個世界。科幻的可能性存在於巷口的便利商店、路上奔馳的低效率載具、空氣中飄揚的濁臭汙染物、在玻璃牢籠中埋首工作、在烈日下揮汗行走的人們。
科幻作為一個外來的類型,一直以來難以在台灣生根,因此做為當代的科幻小說迷,我幾乎鮮少在閱讀翻譯科幻小說時,感受到科幻小說最核心的力量之一,那就是《華氏451度》作者雷布萊伯利所說的:
「人們總要求我預測未來,但我真正想做的是預防未來。可能這樣說更好:建造未來。」
或是張系國在<向未來尋找歷史的根源>提出的「全史」觀念:
歷史不應包含「過去」,也必須包括「未來」,包括過去及未來的歷史,就是全史。科幻小說的長處正是它處理的題材包含人類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科幻小說都是全史學家,因為他所要探究的是人類整個的精神面貌。
這些觀念其實提醒我們:科幻這種獨特的類型,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為我們檢視一個更完整、更遼闊的時空。
以此為出發點,我們懷想過去、眺望未來,這是一種帶狀的連結,而不是割裂脈絡、天馬行空的幻想。科幻小說幫我們用一個似遠實近的視角,從一個有可能發生又不一定發生的距離,來重新檢視我們存在的時空。
所以《3.5強迫升級》,是一本屬於當代的科幻小說,一本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科幻小說。克羅齊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那我們也可以說「所有的科幻小說都是當代的科幻小說」。《3.5強迫升級》用多元的視角,一個虛構卻詳盡可信的「傳送環」,以及橫跨台北、印度、非洲、俄國、紐約等地、交錯著小說家、科學家、財團、農人、革命者等多元的視角,一齊和我們思考此時此刻,我們該往哪裡走,該怎麼活著,這些最真實而且迫切的大哉問。
我們活在什麼樣的時代?我們活在一個絕望的時代:未來即將被透支,成長神話正快速崩潰,氣候環境不可逆地邁向毀滅、四十六億年來第一次由單一物種在兩百年內造成的生物大滅絕正在開始,而且不可能回頭。我們活在一個憤怒的年代:1%壟斷99%,跨國財團控制一切、消費主義用小確幸麻痺真實感受,階級越來越難以流動,世襲權貴主宰世界。
我們這個世代有生之年將見證到兩句不朽名言,這兩句話其實是同一句話:前者是路易十五的名言: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後者是凱因斯的詭詐話術: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
我想說的是:你們死了,我們被洪水淹沒;長期而言,你們死了,我們還活著!
《3.5強迫升級》呼喚著嚴肅的理性與憤怒的激情,呼喚著你我一起投身革命與思索的洪流。我們和伍薰活在一樣的地方,為了同樣的事情愛與恨,有著相似的故事,接觸過許多一樣的事物。這是一本屬於我們的書。在這樣認真的台灣類型文學寫作快速式微的當下,伍薰的這本鉅作,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請不要輕易忽視、輕易錯過,讓這本可貴的好書輕如鴻毛地稍縱即逝,因為這是一本重如泰山的萬鈞之作。
最後,回應書中的兩段話為本文作結:
第一句是:「如果誰能想出外星人、時光旅行、隱形人、科技災難(驚悚)、電馭叛客(Cyberpunk)以外的全新題材,這也許是科幻界的聖杯吧!」
恭喜伍薰,你做到了,你寫到了從來沒有人寫出來的作品。《3.5強迫升級》不屬於上述量產型科幻的其中一類,是只屬於你自己的創作。
第二句是:「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句話已經被引用過太多次了,但是我想說的是:我不知道這是最好的時代,或是最壞的時代,但是我知道,這是我們的時代,我們將親手打造它的樣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