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嘎然而止,女帝與邪帝之爭在書末急轉直下,轉眼間,龍鷹已經踏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風起雲湧的武周已成明日黃花,改朝換代在即,而緊接而來的,是光芒萬丈的盛唐之世。值此日月換新天之時,龍鷹再度騎上寶貝雪兒,左手持折疊弓,右手持接天轟,踏上漫長的風沙、血戰與豔遇的漫長征途,前往西域。老實說《日月當空》裡頭,龍鷹的西域之旅我看過一站忘一站,這次會不會發生同樣的情形呢?

 

可能不會,或許故事從第一部《日月當空》轉進第二部《龍戰於野》,龍鷹從此再也不順遂了。

 

如果從書名《龍戰在野》聯想,我會想到六十四卦中坤卦上六爻的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而象辭則說:「龍戰於野,其道窮也。」,此象凶,有血光之災。此時的龍不是乾卦中強健昂揚的龍,而是疲憊困頓的龍,困在野外,進退無路,受傷流血,其血黑而黃。或許在大漠中,龍鷹要吃的苦頭遠非風沙而已,可能除去自身之外,至親至愛之人將遭受血光之災。

 

黃易會狠下心來折騰龍鷹嗎?那就等到接續出來的新書,為我們解開這個疑惑了。老實說,我還滿期待龍鷹能夠多受些磨難,不然《日月當空》裡頭,龍鷹實在過得太順遂了。

 

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關於武功的聯想,那就是《道心種魔大法》,最為神奇的感應:

 

「萬物波動」。

 

這是大周女帝閱畢《道心種魔大法》後,領悟回來的道理,不單是一種能通幽微鬼神的哲思,更是厲害至乎極限的心法。

 

萬物皆為波動,波動是能量傳遞的方式,因此龍鷹藉著《道心種魔大法》,能用靈覺感應世間萬物,因為一切事物不僅是物質,更是充滿能量,不斷散發波動的存在,這正是因此龍鷹在戰場上所向無敵,料敵機先的致勝關鍵。

 

這樣的創意聽起來玄之又玄,但其實奠基於有趣的近代物理發現,也就是十九世紀末誕生的法國貴族,從歷史、法律領域轉換跑道到理論物理的德布羅意提出的「波粒二象性」。

 

從古希臘的原子論開始,物理學家將物質視為粒子,而波動則是能量傳遞的方式,沒有實體。前者如我們可見、可觸碰的一切粒子,後者則像是聲波、地震或是電磁波,包括可見光等等的能量傳遞。

 

這樣的學說在人類逐漸瞭解原子組成後,成為了主流,一切的東西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原子是物質的基本單位,而電流則是電子移動造成的現象。而從許多實驗當中可以得知,光波和粒子無關,是沒有實體的波動。

 

但愛因斯坦提出光子的假說,認為光具備粒子的特性,顛覆了過去粒子與波動涇渭分明的概念。而德布羅依更進一步提出,不僅光波同時是粒子,粒子同時也是波動,所有的物質都同時具備波的特性,也就是所謂的「波粒二象性」,他發明了所謂「物質波」的概念,等於將過去熟悉的物理世界全盤革新,成為了量子力學的基礎之一。

 

因為萬物雖為粒子構成的實物,但同時也皆為波動,因此《道心種魔大法》大成的龍鷹,能夠感應到各種武林高手的氣場,或許不全然是向隅虛構。當然實際上,學說存在是一回事,而武功心法則是另一回事,但小說家的特權就是百分之一的實事,百分之九十九的虛構,畢竟,小說為稗官野史,自娛娛人正是第一要務。由此一斑,便可見到黃易世界虛實交錯的醍醐味。

 

美國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曾說:「一個導演的高低,完全體現在他的想像力與執行力。」我相信這種說法,在任何創作者身上也都說的通。

 

黃易毋庸置疑有個過人的想像力,從出道作《破碎虛空》,開始,以及後來開風氣之先的《尋秦記》,都成為武俠類型重要的開創者、顛覆者。而要能夠落實這些異想天開的奇思妙想,不可或缺的就是各種海納百川的淹博雜學。

 

女帝隱退,日月更迭,龍鷹或將苦戰於荒野,期待一路猛進昂揚的《日月當空》,自此晉入一個更黑暗深沈的困局,最終破繭而出,與輝煌的盛唐一同綻放光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ghtl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