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的風骨,就是一個國家命脈所繫。

  伯夷、叔齊是商朝的貴族,在天下易主,周登大寶的時候,他們隱遁山中,以吃周粟
為恥,餓死首陽山。晏子是齊國的宰相,遇到有智慧的國君,他輔佐之;遇到無道的國君
,他勸諫之。他其中一任國君齊莊公做到國內天怒人怨,搶奪大臣的妻子,被復仇的臣子
所殺。晏子伏在莊公的屍體上大哭,哭後離去,有人問他是否臣子應該為國君而死,他說
,我領俸祿是為了社稷進忠,國君自己失道而不是為了國家而死,臣子不用替他陪葬。左
傳記載下這件事情,認為晏子是有智慧的忠臣。漢朝的將軍霍去病功勳彪炳,皇帝想要封
賞他華美的屋宇,霍去病回應皇帝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漢朝的外交官蘇武被匈奴人
擄走,匈奴人要他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草原牧羊,他肚子餓了就啃皮革;渴了就喝雪水,仍
然不願意屈服。

  宋朝滅亡的時候,最後一任國家考試高考的榜首,當時的稱做狀元,是文天祥。他被蒙古人所俘虜而不願意投降,在牢獄中寫下一篇篇剛強不屈的詩歌。

  幾千年來,這些公務員前輩們,在在都展示了什麼叫做公職人員的風骨。這個風骨是
不為塵囂所染;不為強暴所屈;不隨時節變遷而動搖不定的。古代的讀書人叫做士,他們
學習四書、五經、六藝,就是要成為一個有能力、有風骨的公職人員,為群眾服務。

  這個價值千古不變。千年來,公職人員領的是從納稅人口中搾取的米粒;飲的是廣大
群眾繳納的酒漿;所穿所住的一切都無力生產,全都出自勞苦百姓的血汗。因此領取國家薪俸的公職人員要懂得感恩與回報,廉潔、勤奮、盡忠職守,就差可無愧地面對自己的工作。在公職人員通過考試就任的時刻就應該有所體悟,自此之後,一己之身不再歸己所有,因為育養這個肉身的,正是老百姓。清代皇帝在日常辦公的廳前掛了一副對聯,曰: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這正是一個處在公領域的人要有的自覺與警惕。

  或許有人會認為,當今世風變異,盡忠、盡孝的概念已經與時俱變,實在不用再信奉
古老的價值。甚至有人會認為個人的自由高於工作的責任,因此在日常業務之外,不需要
再考慮大眾利益,甚或公然在媒體上發表仇視人民、國家的言論。竊以為此論者大謬,雖
然國家內有不同政黨、個人有不同立場,但不管是抱持何種思想的人,但公務人員盡忠的
對象是一般大眾,而非特定的族群,若是只為了特定族群或是團體盡忠,那便是懷有私心
,何能曰公職人員?

  在現今民主昌明的時代下,任何人都有權力擁有自我的思想,而國家也容許個人批評
或是抨擊時政,但身居公器的人若不自重,不是為了國家服務,而只圖私心的滿足,那便
是假公濟私的公職人員,不應該是一個有風骨的公職人員所為。除了恪盡職守,清廉奉公
外,在當今言論自由興盛的時代,公職人員的風骨並不因此而過時,反而更是理應千古奉
行不渝的箴言警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ghtl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